查看原文
其他

一位妻子对丈夫最深情的时空告白

易文浩 当代江西 2023-09-19

龚全珍的日记里,一字一句都见证了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情义,见证了一个纯朴老人爱党爱国的情怀,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变化。


2023年9月2日16时16分,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“老阿姨”龚全珍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。

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,龚全珍就一直以日记的形式不间断地记录她和甘祖昌将军的故事,这亲笔写下的一字一句,见证了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情义,见证了一个纯朴老人爱党爱国的情怀,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变化。

2013、2014年《龚全珍日记选》《我和老伴甘祖昌》陆续出版发行。仔细研读《龚全珍日记选》《我和老伴甘祖昌》,可以发现她如一泓清泉,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一寸流过的土地,似乎毫不起眼,却真正沁人心田。


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。新华社发

“应当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”

我想我们这些离退休的老师也穷,只能搞个“关心下一代”小组,可以协助自己近处的学校老师提高业务水平,或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。明天开始走访认识的老师,征求他们的意见,力争搞个小组,发挥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。我是个党员,一个受党教育40年的党员,应当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,直到闭上眼睛。——摘自《龚全珍日记选》(1994年3月13日)

祖昌,我真的到幸福院来了。这条路是你指的。我也认为是最合适的地方。认准了方向将百折不挠,一直走到底。我将为你的战友和他们的家属服务,当光荣的义务服务员。

——节选自《我和老伴甘祖昌》征途篇第十节

1986年3月,甘祖昌将军因病离世,那年,龚全珍63岁。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,也为了能有个安静合适的环境撰写《我和老伴甘祖昌》,她申请自费住进了莲花县幸福院。


从1992年4月到1996年12月,在幸福院的4年多里,她每月按时缴纳相关费用,并将自己的薪酬列支出来,定期给80岁以上的老人做寿,购买生活用品。


院里老人的子女大多在外工作,孙子、孙女则从小疏于教导,龚全珍便在课后辅导他们功课。刘健、刘英兄妹从山里来县城读书时年纪很小,文化课程脱节严重;李维伟、李维良姐弟最早参加学习,成绩较好;彭艳峰较为瘦弱,时常被人欺负……


后来,来参加课后辅导的孩子越来越多,她索性办起了幸福学习小组,将幸福院和周边的部分孩子组织起来一起学习文化知识,一起成长进步。

龚全珍和“幸福学习小组”的孩子们在一起。

曾在幸福学习小组学习的刘健兄妹回忆:大约是在1995年的七八月间,我和妹妹被爷爷从寒山乡的山沟沟里带到县城读书。学习环境的改变,导致我们成绩下降得很厉害,龚奶奶得知后,带着我们进幸福学习小组,给我们辅导功课,还组织爬山比赛等,帮助我们早日融入大家庭,讲述她亲身经历的那些革命故事来勉励我们成长,还从微薄的薪酬中拿出一部分购买小礼物来奖励我们的进步。


当时妹妹刘英收到一个鸟笼的奖品,鸟还会叫,开心得不得了。奶奶常和我们说:“要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。”现在我们长大了,我在莲花有了家庭和事业,妹妹在长沙也成家立业。回想起儿时和龚奶奶的点点滴滴,她的嘱托还萦绕耳畔。


最早接受龚全珍辅导照顾的李维良这样讲述:那时候是小学三年级,我成绩不稳定,妈妈听说幸福院来了一位老校长,便请她帮忙辅导我做作业。我印象中龚奶奶特别耐心、细致,有一次给我听写反义词,她说了一个“少”字,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一个“多”字。她看了之后一边手把手教我写一边对我说:“你还不够认真,多字是上下结构,不是左右结构。”


小学毕业我们也搬家了,龚奶奶送给我一本朋友录作为纪念。她在上面写道:


维良小朋友:

学习好比爬山,只有意志坚强,不怕艰险的人,才能攀登上顶峰。希望你成为登峰的胜利者!

——龚全珍临别赠言


1996年6月1日


后来在路上偶然遇到过龚奶奶,关切之情溢于言表,询问我和姐姐过得怎么样,学习怎么样,临走还不断嘱咐我要好好读书。如今想起,心中依旧温暖感动。

甘祖昌和爱人龚全珍在喂猪(资料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原甦 摄
“不断学习,永葆革命青春”


昨天小汤送来了学习的通知,14日、15日两天学习。学当前政治与经济的形势。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,这些都是应当懂得的,我一定认真地学。
——摘自《龚全珍日记选》(1993年4月13日)


老伴,我对你的义务该完了吧?今后我的路该怎么走呢?写点孩子的故事吧?没写过,学吧!我能干什么呢?人生总得有个追求呀!一个人的精神怎样有个寄托?这就是我的寄托吧!写完了就该看了,吸收营养,以备再战。
——节选自《我和老伴甘祖昌》征途篇第一节
“人要活到老、学到老。”这是毛主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而在龚全珍的日记里,学习这个词出现频率最高。


龚全珍曾说:“做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,不断学习,跟上时代,永葆革命青春。”她嗜书如命,离休后阅读量不断增加,从中外名著到自费订阅的十几种报刊杂志,每个月购买书籍的钱,远远超过了她的生活开支。她还坚持每天收看电视新闻,关注国内外大事要闻,将学习视为自己活跃思维、坚定信仰的关键法宝。


龚全珍以一颗虔诚的心写着每一篇日记,把这个过程当作是不断学习、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,要是几天没写,她就认为这是脚步的停止,是心灵的放纵,是不可原谅的。


她在给甘祖昌的信中写道:“老伴呀,这两年世事的变化真大,您在天之灵能知道吗?丢了纪念你的事,你会原谅我;丢了钱财也可以补上;丢失了时间却无法补上,我却常丢失。”


每月14日是老干部学习会,每月15日是龚全珍所在的党支部会,这两个会她都风雨无阻、从不缺席。组织上考虑到她年事已高,曾委婉地提出她可以不参加有关学习活动。龚全珍却不接受这番“好意”,她说:“你们不能剥夺我学习的权利。”


有时候遇到糟糕的天气,女儿劝她在家休息一天,她非但不听劝,反而要女儿和她一起去学习。她将学习视为作为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权利,参加组织的学习是共产党员最应该履行的义务。

这是甘祖昌返回家乡、建设新农村的申请书复制件(2013年11月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

“多做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”


我和祖昌的结合,老年在他的光环照耀下,增添了很多光彩,这是我的幸运,应当十分珍惜,学习祖昌的精神,多做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。
——摘自《龚全珍日记选》(2013年5月3日)


老伴,你到另一个世界去了,我还要在这个世界上,继续我的征程。我常看我们的照片,看你的将军照,看你亲笔写的自传。你的自传和你的为人一样,朴实、真实。我把它留在身边,有事没事拿出来看看。看到你的文字,就好像你还在我的身边,陪着我,走上新的人生旅程。
——节选自《我和老伴甘祖昌》征途篇第一节
甘祖昌、龚全珍夫妇是中国千万家庭中普通且真实的一对,只不过他们经历了与正常夫妻不同的人生,放弃享受、主动吃苦。物欲的淡薄映照出灵魂的高尚,无私奉献在他们夫妻俩的信仰和坚守下,化为了具有特色的时代精神。


开国少将甘祖昌,解放后因身体原因三次书面申请主动退役,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家乡建设,最后得偿所愿。龚全珍也跟随丈夫回乡务农,并为农村教育工作贡献力量。


回乡29年,甘祖昌和乡亲们一道,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3座水库、4座电站、3条公路、12座桥梁、25公里长的渠道。那些年,他的工资几乎全部献给了人民,仅有据可查的,就达85780元,占他同期工资总数的70%以上。直到弥留之际,他还在叮嘱老伴龚全珍:“领了工资,买了化肥农药,送给……贫困户……支援农业建设……我不要房子,不要盖房子……”


丈夫病逝后,龚全珍曾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: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。我得到了祖昌,对他尊敬多于热恋。他虽不像知识分子那样温情,但我们也有许多共同之处,对生活要求不高,为理想可以贡献出一切。”


为继续完成丈夫改变家乡面貌的心愿,龚全珍把2000多元的离休工资分成多份,一份固定用来帮助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,一份捐献给莲花的乡镇建水库、修马路,一份储蓄起来用于随时捐赠给需要的人,而自己却过着省吃俭用的清贫生活。


仅从有据可查的统计中就能看到,龚全珍帮助了30多户困难群众,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,各项捐款累计达10多万元。2013年高考后的一天,在县城街上,一个40多岁的妇女突然拉住龚全珍女儿甘公荣的手说:“是你妈妈帮我儿子读完了高中,考上了大学。不是她老人家,我儿子早就打工去了。”


女儿回家一问,原来是妈妈听说那个孩子成绩优异却面临辍学,悄悄拿了3000块钱给学校资助这个贫困学生,还特意请学校不要说出去,免得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。


金钱和名利在龚全珍眼里很轻很轻,党的事业和群众却很重很重。

龚全珍常说:“活到老,就要奉献到老。”2013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、“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”后,各级组织、各界人士来看望她,常有一定的慰问金,积累到一定金额后,她将自己多年的稿费、积蓄统统拿出来,成立了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,专门用来帮助困难群众。


龚全珍经常对身边的亲属说:“老甘留给我最大的财富是精神财富,心里总是装着大家,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把这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。”这份宝贵的财富如今传递到了他们的女儿甘公荣的手上。


甘公荣是龚全珍离休后主要生活在一起的女儿,也是她最得力的助手。多年来,甘公荣兼任龚全珍志愿服务队队长,带领服务队开展活动100余次,在城北小学设立留守儿童之家,并负责管理爱心救助基金会。


她经常提醒自己和子女:作为甘祖昌和龚全珍的后代,不管学什么做什么,都要学会做人,最基本的就是要做一个好人,力所能及地多帮助人。

妻子传承夫志,儿女传承家风,社会传承榜样。信仰的力量不会随着龚全珍的离去而消散,而会在接力的传递中不断的扩散到更多更远的地方。


来源:当代江西
原创荐读↘
龚全珍:荷风送香气
“小屏幕”如何撬动“大市场”
九江如何向江图强
赣菜“出圈”
我眼中的“老阿姨”
一个神秘家族,浓缩半部建筑史
细说《江西是个好地方》的背后往事
从“零工驿站”看民生温度
它凭什么“包”打天下?

再叫一声“老阿姨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